台大客家社簡介

--

黃脩閔、張穗風 2024.02著

[客文]

台大客家研究社(英文:NTU Hakka,底下簡稱台大客家社),創立在1991年,解嚴之後个還𠊎母語運動浪潮裡肚。

在1988年還𠊎母語運動个時節,本土語言个意識開始興盛,台灣大學个學生成立了台大台語文社,客家社本來在台語文社底下,到了1990年開始有客家研究社獨立成社个討論,12月27號開了第一擺个籌備會,到了1991年3月20號正式成立台大客家社。一開始主要係開客話教學班、舉辦客話演講比賽,後來慢慢轉成用無共樣个形式同活動,像係介紹無共樣个國家个客家社群、醫護客話、用客話搞桌遊个方式,來餳後生仔加入客家社。

台灣有愛兩成的人口係客人(有客家血統同關係,加上自我認同係客人),主要分布在桃竹苗、台中東勢、雲林崙背、高屏个六堆地區,還有花東縱谷,腔調主要係四縣、海陸、大埔、饒平、詔安這兜。在人口從傳統个農業庄頭入到都市地區,還有網路資訊流通發達个背景底下,客家語言同文化作為無恁強勢个語言同文化,就跈等時代个變化慢慢流失忒了。

故所,學生自家組成台大客家社,提供了一個平台分有客家認同,係無就係對客家文化有興趣个同學來共下交流,毋單淨做得強化客家个認同感,乜做得分客家族群內部同其他族群去做交流,在日常生活裡肚「做客家」。同時,乜分台灣社會上个大家去愐講,客話作為一種國家語言,過去受到仰般个歷史傷害、留下仰般个語言傷口,來到現下个台灣社會之後,又堵著仰般个威脅,𠊎等做得仰般反省,提出仰般个解決方式。

乜邀請大家去愐講「你麼个時節會用到本土語言?在麼个情況底下?摎麼人溝通?麼个時節會講著自家个族群認同?族群認同係仰般出現?做麼个會感覺到台灣个語言文化當重要?甚至想愛投入?對抗淰淰个華語慣性/華語霸權社會,需要哪兜成本?你想像个多語社會,係麼介樣勢?在台灣應該仰般去實現?」

[華文]

台大客家研究社(英語:NTU Hakka,以下簡稱台大客家社),創立於1991年,解嚴後的還我母語運動浪潮之中。

隨著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後,本土語言意識興起,台灣大學的學生成立台大台語文社,客家社原本是在台語文社底下,1990年開啟了客家研究社獨自成立社團之討論,12月27日召開第一次的籌備會,直至1991年3月20日正式成立台大客家社。早期主要開設客語教學班、舉辦客語演講比賽,近期則轉向透過不同的媒介與活動模式,如介紹國際上的客家社群、醫護客語、客語桌遊等方式,吸引年輕人加入客家社。

台灣擁有近兩成的人口為客家人(擁有客家血緣或淵源,加上自我認同為客家人),主要分布於桃竹苗、台中東勢、雲林崙背、高屏的六堆地區,以及花東縱谷,腔調包含四縣、海陸、大埔、饒平、詔安等。在人口從傳統農村聚落湧入都會地區,以及網路資訊流動頻繁的狀況下,客家語言及文化作為非強勢語言及文化,隨著時代更迭而逐漸流失。

為此,由學生自發組成的台大客家社,提供一個平台給具有客家認同或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同學互相交流,不僅可以強化客家認同,更可促進客家族群內部以及和其他族群的交流,在日常生活中「做客家」。同時,也讓大眾反思,客語作為國家語言之一,曾經歷過怎樣的歷史創傷、語言傷痕,至今在台灣社會,客家語言族群文化面臨如何之危機、可以如何反省,甚至是解方。

也邀請大家思考「你什麼時候會用到本土語言?在什麼情境?和誰溝通?什麼時候會提到自己的族群認同?族群認同如何出現的?為什麼會感覺台灣的語言文化很重要?甚至想要投入?對抗濃厚的華語慣性/華語霸權社會,需要哪些成本?你想像中的多語社會,長什麼樣子?在台灣應該如何實現?」

台大客家社宣傳意象。(製圖:黃郁蘋)

--

--

Chang Sui-feng

張穗風,美濃山下客家人,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學士,主修為社會學。研究興趣為能源與環境,期許能帶著社會學專長,佐以地理學視野投入鄉村研究。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班, 學習人文地理學,同時對自然地理學和地理資訊科學保持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