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鄉村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

--

學期將近尾聲了。總覺得研究生階段的時間流逝很快,跟大學時的時間感差很多。這學期修了三門系上大學部的課,想說當作跟地理學的相見歡,順便看看大學部是怎麼上課的。「城鄉、區域與發展」這門課,大概是三門大學部的課裡面,最合我口味的。

這門課的主要讀本是Desai, V. and Potter, R. B. (eds). 2014. The Companion to Development Studies. Routledge.,跟Passi, A., Harrison, J. and Jones, M. (eds). 2018. Handbook on the Geographies of Regions and Territories. Elgar.。由洪伯邑老師授課。課程分成「發展」、「城市」、「鄉村」、「區域」四個子題,每個子題花三週討論,並且每周附上相關的新聞或社論,和讀本的理論做呼應。

這門課讓我比較深刻的理論或概念,在底下做介紹:

1.鄉村空間三角模型(three-fold model of rural space):由Keith Halfacree (2006)所提出,包含鄉村地方(rural locality)、鄉村的再現(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ral)、鄉村的人物(lives of the rural)所組成。在鄉村人口湧入都市,都市人口快速增長的背景下,鄉村的意象成為都市人們田園詩歌想像的寄託,而當農業不再是鄉村賴以維生的生計來源時,便轉而以鄉村意象的再現,來發展觀光業。過程中可以關注的點包含:鄉村意象如何再現、由誰主導再現的過程、誰獲得了過程中的利益……等等。

2.行星都市化(planetary urbanization):由Neil Brenner所提倡,意為都市和鄉村在當代已然無法截然地二元劃分,都市的建立仰賴許多非都市地區的服務,如坐落在鄉村的發電廠、從鄉村獲取的資源等。當鄉村的存在也進入到都市的脈絡中時,若要研究「都市」,便不能只鎖定特定地區,而是需要關注「都市化」的過程。在過程中,整個行星上的每個地方,都可能和都市化息息相關。

在課堂讀本中,我也理解到,鄉村人口湧入都市的高峰期會落在開發中國家,也就是國家投入都市建設,並發展第二、三級產業的階段。臺灣也曾歷經這段時期(從鄉村湧入都市,並形成台北/台中/高雄三大都會區),但已經過了高峰期(我想大約是70年代到00年代吧)。這意味著:現在的鄉村人口仍會逐漸流失,但流失的速度不會那麼快,同時也可以期待在都市生活不如意的人,想進入鄉村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誠如我有一次去香山參加活動時,李丁讚老師於演講中所分享的:臺灣需要有新農業和新農民,能夠於農村揮灑創意,將土地當作自己的畫布。我期待鄉村成為一個宜居的選擇,而不再只是讓家長想要將小孩送出的地方。當人們在鄉村和都市都能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時,都能怡然自適,鄉村不再僅僅是被留下的人們所居住的「地方」,而是一個富有前景的「生活方式」。

照片是在課程去竹北東海參訪時拍的。

2023.12.05

被水泥所包圍的伯公,聽說周圍的科技廠會定時來參拜。
斗笠的意象是為了紀念曾在此地的客家村落,這斗笠就坐落在某個屋頂公園上。也許是給工程師來放鬆身心的吧。
走進竹北東海的鄉間小路。直到現在,我還是認為存在於東海的城市/鄉村張力,十分地吸引我,令人不禁一再走訪。
收割完的農田,和遠處的科技廠相對照。

--

--

Chang Sui-feng

張穗風,美濃山下客家人,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學士,主修為社會學。研究興趣為能源與環境,期許能帶著社會學專長,佐以地理學視野投入鄉村研究。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班, 學習人文地理學,同時對自然地理學和地理資訊科學保持興趣。